一🙏🏼、存儲器的層次化結構
(1)主存—輔存⏩:實現虛擬存儲系統🔘,解決了主存容量不夠的問題。
(2)Cache—主存🏑:解決了主存與CPU速度不匹配的問題。
二🏃➡️🧑🏼🦳、存儲器的分類
1. 存儲介質
1.半導體存儲器:主存🔰、Cache🥥。【以半導體器件存儲信息】
2.磁表面存儲器:磁盤、磁帶🪠🍪。【以磁性材料存儲信息】
3.光存儲器:光盤。【以光介質存儲信息】
2. 存取方式
隨機存取存儲器(Random Access Memory, RAM):讀寫任何一個存儲單元所需時間都相同,與存儲單元所在的物理位置無關。【內存條】
順序存取存儲器(Sequential Access Memory, SAM)🍗:讀寫一個存儲單元所需時間取決於存儲單元所在的物理位置🛀。【磁帶】
直接存取存儲器(Direct Access Memory,DAM):既有隨機存取特性,也有順序存取特性👌。先直接選取信息所在區域,然後按順序方式存取。【磁盤】
相聯存儲器(Associative Memory)👩🏿🎓:即可以按內容訪問的存儲器(Content Addressed Memory🧙🏽♂️,CAM)可以按照內容檢索到存儲位置進行讀寫,“快表”就是一種相聯存儲器。
3. 信息的可更改性
讀寫存儲器(Read/Write Memory)——即可讀🧱、也可寫(如:磁盤、內存🏋🏽♀️、Cache)
只讀存儲器(Read Only Memory)——只能讀,不能寫(如☕️:實體音樂專輯通常采用 CD-ROM👨🏽🔧🚣♀️,實體電影采用藍光光碟👩,BIOS通常寫在ROM中)
事實上很多ROM也可多次讀寫🏌🏿,只是比較麻煩
4. 信息的可保存性
斷電後🥖,存儲信息消失的存儲器——易失性存儲器(主存、Cache)
斷電後🧘🏼♀️,存儲信息依然保持的存儲器——非易失性存儲器(磁盤、光盤)
信息讀出後,原存儲信息被破壞——破壞性讀出(如DRAM芯片,讀出數據後要進行重寫)
信息讀出後↩️,原存儲信息不被破壞——非破壞性讀出(如SRAM芯片、磁盤、光盤)
三👨👧👧、存儲器的性能指標
存儲容量🕵🏽:存儲字數×字長(如1M×8位)👩🏼🦳。
單位成本:每位價格 = 總成本 / 總容量💨。
存儲速度:數據傳輸率 = 數據的寬度 / 存儲周期。
主存帶寬(B m B_mBm)💪🏿:主存帶寬又稱數據傳輸率🙆🏽,表示每秒從主存進出信息的最大數量,單位為字/秒、字節/秒(B/s)或位/秒(b/s)🐤👩🏼🍼。
存取時間與存取周期
① 存取時間(T a T_aTa)💟:存取時間是指從啟動一次存儲器操作到完成該操作所經歷的時間👌🏻,分為讀出時間和寫入時間🙏🏼🕳。
② 存取周期(T m T_mTm)🤛:存取周期又稱為讀寫周期或訪問周期。它是指存儲器進行一次完整的讀寫操作所需的全部時間,即連續兩次獨立地訪問存儲器操作(讀或寫操作)之間所需的最小時間間隔。
四、總結
來源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43848614/article/details/126820647
作者:何為xl